偏头痛的症状 偏头痛的症状,偏头痛的早期症状,体征( 二 )


偏头痛先兆可不伴头痛出现,称为偏头痛等位症 。 多见于儿童偏头痛 。 有时见于中年以后,先兆可为偏头痛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头痛很轻或无头痛 。 也可与头痛发作交替出现,可表现为闪光、暗点、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复发性眩晕、偏瘫、偏身麻木及精神心理改变 。 如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、前庭性梅尼埃病、成人良性复发性眩晕 。 有跟踪研究显示,为数不少的以往诊断为梅尼埃病的患者,其症状大多数与偏头痛有关 。 有报道描述了一组成人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,年龄在7~55岁之间,晨起发病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晕、恶心、呕吐及大汗,持续数分钟至3~4天不等 。 发作开始及末期表现为位置性眩晕,发作期间无听觉症状 。 发作间期几乎所有患者均无症状,这些患者眩晕发作与偏头痛有着几个共同的特征,包括可因酒精、睡眠不足、情绪紧张造成及加重,女性多发,常见于经期 。
3.头痛期
头痛可出现于围绕头或颈部的任何部位,可位颞侧、额部、眶部 。 多为单侧痛,也可为双侧痛,甚至发展为全头痛,其中单侧痛者约占2/3 。 头痛性质往往为搏动性痛,但也有的患者描述为钻痛 。 疼痛程度往往为中、重度痛,甚至难以忍受 。 往往是晨起后发病,逐渐发展,达高峰后逐渐缓解 。 也有的患者于下午或晚上起病,成人头痛大多历时4h~3天,而儿童头痛多历时2h~2天 。 尚有持续时间更长者,可持续数周 。 有人将发作持续3天以上的偏头痛称为偏头痛持续状态 。
头痛期间不少患者伴随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视物不清、畏光、畏声等,喜独居 。 恶心为最常见伴随症状,达一半以上,且常为中、重度恶心 。 恶心可先于头痛发作,也可于头痛发作中或发作后出现 。 近一半的患者出现呕吐,有些患者的经验是呕吐后发作即明显缓解 。 其他自主功能障碍也可出现,如尿频、排尿障碍、鼻塞、心慌、高血压、低血压、甚至可出现心律失常 。 发作累及脑干或小脑者可出现眩晕、共济失调、复视、听力下降、耳鸣、意识障碍 。
4.头痛终末期
期为头痛开始减轻至最终停止这一阶段 。
5.后续症状期
数不少的患者于头痛缓解后出现一系列后续症状 。 表现怠倦、困钝、昏昏欲睡 。 有的感精疲力竭、饥饿感或厌食、多尿、头皮压痛、肌肉酸痛 。 也可出现精神心理改变,如烦躁、易怒、心境高涨或情绪低落、少语、少动等 。
6.小儿偏头痛的临床表现
儿童偏头痛是儿童期头痛的常见类型 。 儿童偏头痛与成人偏头痛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 。 性别方面,发生于青春期以前的偏头痛,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等,而成人期偏头痛,女性比例大大增加,约为男性的3倍 。
儿童偏头痛的诱发及加重因素有很多与成人偏头痛一致,如劳累和情绪紧张可诱发或加重头痛,为数不少的儿童可因运动而诱发头痛,儿童偏头痛患者可有睡眠障碍,而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发热性疾病在儿童比成人更易使头痛加重 。
在症状方面,儿童偏头痛与成人偏头痛亦有区别 。 儿童偏头痛持续时间常较成人短 。 偏瘫型偏头痛多在儿童期发病,成年期停止,偏瘫发作可从一侧到另一侧,这种类型的偏头痛常较难控制 。 反复的偏瘫发作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,并可出现病理征,也可造成认知障碍 。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,在儿童也比成人常见,表现闪光、暗点、视物模糊、视野缺损,也可出现脑干、小脑及耳症状,如眩晕、耳鸣、耳聋、眼球震颤 。 在儿童出现意识恍惚者比成人多,尚可出现跌倒发作 。 有些偏头痛儿童尚可仅出现反复发作性眩晕,而无头痛发作 。 一个平时表现完全正常的儿童可突然恐惧、大叫、面色苍白、大汗、步态蹒跚、眩晕、旋转感,并出现眼球震颤,数分钟后可完全缓解,恢复如常,称之为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,属于一种偏头痛等位症 。 这种眩晕发作典型地始于4岁以前,可每天数次发作,其后发作次数逐渐减少,多数于7~8岁以后不再发作 。 与成人不同,儿童偏头痛的前躯症状常为腹痛,有时可无偏头痛发作而代之以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,称为腹型偏头痛等位症 。 在偏头痛的伴随症状中,儿童偏头痛出现呕吐较成人更加常见 。

推荐阅读